Loewe手工艺大奖由170多年历史的西班牙奢侈品牌Loewe成立于1988年代私人文化基金会支持,由品牌创意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发起,汇集了全球最具艺术视野、当代前卫的精湛工艺。今年从超过75个国家的2000件工艺匠人作品中,选出了30件决赛入围作品。这些由各个年龄层、不同背景的匠人所创作的作品囊盖陶瓷、珠宝、织物、木工、玻璃、金属、家具、纸艺和大漆。2018年度 Loewe 罗意威手工艺大奖入围名单由11名专家齐聚马德里评选而出,评委包括 Rosy Greenlees(世界工艺协会主席)、Hong Nam-Kim(前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Deyan Sudjic(伦敦设计博物馆评论家及馆长)、Benedetta Tagliabue(建筑师及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会成员)等专业人士。
陈旻说:“罗意威工艺大奖在这个越来越虚拟、一切电子化、智能化的时代,向世界传递了手工艺这一传承人类几千年智慧和文明的瑰宝必须与时俱进的重要信息。三十件终选作品其实没有胜者,能成为如此高水平展览的一份子,除了荣幸和感谢,更有对手工艺创新设计的满满正能量。”
身为一名设计师,材料和工艺是陈旻关注和不断追求探索的对象。“杭州凳的蓝图其实已在我脑中潜伏多年,而当在杭州一家竹业加工厂看到工业加工制成的各种厚度的竹皮,想法通往产品之路便在我眼前清晰可见了。”
当人坐下,随着重量的增加,凳子的支撑力也逐渐增加,人所能感受到的弹性也在凳子中心层层累积。坐高因人而异,舒适感也不尽相同,而如此简单的新意和微妙的与众不同,正如杭州给予其子民的感受。
陈旻多年来一直是全球的各大展览的常客,他展览过的地方包括米兰国际家具展,巴黎时尚家居展,科隆国际办公家具展,荷兰设计周等等。中国国家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和米兰三年展等博物馆展出过陈旻近来的作品。国际各大杂志和书籍也都报道过他的作品,包括Wallpaper*,Elle家居廊,ICON,AXIS,和AD安邸。
除设计外,陈旻对语言极其感兴趣。在母语汉语之外,他还掌握英语、德语、日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和粤语。他觉得设计和语言一样,有属于它的起点、深度和历史:“语言和设计都具有开放性,并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它们表达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了生活的精髓。”陈旻一直以来的目标,即是在设计的世界里,找到中国的语言。
保留传统明椅的气质,引入现代三通结构,实现了整椅拆装的目的。
为意大利威乃达厨柜设计的“中国厨房”,是第一个专门为中国人使用习惯设计的现代厨房,设置了多层次操作、双流程系统等。竹材料的运用,也诠释了中国传统雅文化的理念。
将传统的汉字“木”作为基本元素,双木成林,三木为森,用三维的形式呈现汉字的形式美。
源于汉字“立体书法”的“工”系列组合,起初源于梁柱式接缝,因此具有很强的结构能力。从桌子到架子,“工”字形设计具有无限可能性。
是一套模组化的家具设计,由不同尺寸的木条或竹条组合而成,桌子、椅子,甚至是床都可以由这种结构组合而成。
由竹蒸笼启发的创作。
照明灯与古老的中式窗框结合。
1 / 31
show thumbnails next pictureprevious picture start slideshow close lightbox